王一帆,外语学院德语系德语专业2018级本科,德语语言文学专业2022级研究生,曾获得德国巴伐利亚洲政府奖学金,于2024年4月赴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开展为期一学期的交流学习。
求学之路 从青岛到拜罗伊特的追梦之旅
王一帆的学习之路与德国有着深厚的缘分。本科期间,她通过外语学院德语系的选拔获得了赴德交换的宝贵机会。研究生阶段,在鲁巴教育合作协议的支持下,她凭借优异表现成功获得德国巴伐利亚洲政府提供的全额奖学金,赴德国拜罗伊特大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交换学习。2024年春季,她正式启程,开启了在德国的学术探索之旅。

厚积薄发 青大七年的积淀
在外语学院德语系的七年本硕学习中,她系统学习了区域与国别、翻译、学术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课程,为海外深造奠定了扎实基础。在翻译课的字斟句酌中,她磨砺出对德语精确表达的敏锐,跨文化课程赋予她理解中德思维差异的钥匙,而学术写作训练则让她无缝衔接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的论文规范。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使她既能驾驭严谨的学术德语,又能灵活运用生活化表达在跨文化环境中从容沟通。
学术淬炼 拜罗伊特的收获
在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的学习经历,她认为最珍贵的是课堂上多元文化的思想碰撞。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们对文学作品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解读视角,而教授们总是能敏锐地捕捉这些差异,引导同学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种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不仅拓展了她的知识边界,更教会她用更立体的视角看待文学与文化。
此外,对于她来说,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的图书馆也是一个宝藏。图书馆藏书丰富,还有全德馆际互借系统,这些资源为她的学术探索提供了支撑。

生活札记 厨房里的文化交流
她住在学生合租公寓(WG)的日子充满惊喜。中国学生们把公共厨房变成了“中华美食实验室”,吸引了各国留学生的目光,吃饭的时间成为了传播中华美食文化的Showtime。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的烟雾报警器极其敏感!有一次他们做红烧排骨的油烟就触发了报警器,幸好及时通风才避免消防车造访。
她在拜大的课余时光同样精彩:他们手持学期票周游德国,在科隆大教堂顶俯瞰莱茵河,也于柏林文化节中感受多元碰撞。他们在德国交换期间恰逢欧洲杯,还亲身体验了德国浓厚的足球文化氛围,这些经历都让她的留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这段留学经历带给她的远不止学术上的提升。在异国他乡,她还学会了独立解决问题,懂得了文化差异背后的深层逻辑,更收获了跨越国界的友谊。她十分感谢德语系的培养,以及鲁巴教育合作协议框架下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合作开展的交换项目,为她提供的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此外,她也感谢拜罗伊特大学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从课堂到生活,他们用专业与热情为她打开了更广阔的世界。
她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真正的成长往往藏在那些让你不知所措的时刻。当你的德语还不够流利,当理论文献读得头晕目眩,当文化差异让你感到孤独,这正是突破的开始。这里的每一堂课、每一次讨论、甚至每一个错误,都在悄悄重塑你的思维。保持好奇,保持耐心,青大和拜大会回报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tx010.tv糖心德语系与叁所德国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德国拜罗伊特大学(1994)、德国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1998)、德国康斯坦茨应用技术大学(2001)。建系30年来,德语系同叁所友校始终保持紧密联系与人员往来,通过奖学金、双学位等项目为350余名同学提供了赴德学习和攻读学位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