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26日,第八届海洋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中国海洋大学成功举办。我院外国文学与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师生积极参与本次会议,副院长王薇教授主持分论坛并发言,2024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4名研究生参加分论坛并发言,2025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5名研究生旁听了本次学术会议。
王薇教授主持“海洋记忆·文化身份·族裔研究”分论坛,并以“归家之旅:科伦·麦凯恩《飞越大西洋》中的历史事件与跨洋书写”为题进行会议发言。王薇教授以其专业的评议与文学素养获得了与会者的好评,为海洋文学中的族裔研究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参考。

我院2024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4名研究生参加分论坛并发言,围绕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李慧泉以“康拉德小说中的荒岛意象与海洋书写”为题,揭示康拉德对人类处境、殖民经验与存在焦虑的深层书写。杜春荣以“文明的船骸:《黑暗之心》中的蒸汽船与工具理性失效”为题,探讨技术文明既无法掌控自然,又服务殖民、催生罪恶的本质。赵雨轩以“《勇敢的船长》中鳕鱼捕捞书写的生态解读”为题,揭示吉卜林潜藏的海洋生态危机预警,呈现该时期渔业文明转型中的生态矛盾。刘慧以“《远航》中的觉醒旋律——基于概念隐喻视角下的文体研究”为题,分析文本中音乐元素与女性觉醒主题的隐喻关系。
我院2025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5名研究生旁听了本次学术会议,此举为其拓展学术视野、夯实学术基础提供了重要的学习契机。陈柳童被乡土海洋书写触动,她深刻体会到海洋是承载人类命运与情感的场域。田桂慕认为,不同的海洋书写视角让她对海洋文字意蕴的认知愈发深刻。王常赛既领略到海洋文学的魅力、开阔了视野,也感受到人海情感联结。禚倩认为参加本次研讨会受益匪浅,既深化了作品理解、接触到学术前沿,也被学者的学术热情激励,决心夯实学术根基。舒飞飞认为学者对海洋情节的阐释让他收获颇丰,尤其是建立自身海洋文学体系,警惕西方中心论的观点。
此次会议,我院师生通过主持分论坛、参与分论坛发言、旁听会议等多元形式深度参与,接触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拓展学术视野,夯实学术根基。未来,我院将持续推动文学研究领域的发展,鼓励师生加强学术交流,以更积极的姿态探索研究新方向、新路径,为我院学科建设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